首页

优美之家美脚网

时间:2025-05-30 06:41:31 作者:修订后的《快递暂行条例》即将施行,快递包装“瘦身增绿” 浏览量:63827

  中新社广西北海11月10日电 题:台商餐厅为广西北海老街注入“年轻态”

  作者 蒋雪林 虞世杰

  在广西北海老街坐落着这样一间餐厅,经过咖啡调酒吧台,便看到当地学生制作的艺术品陈列于墙上。再往前走,是幽静的小院,三两青年在此攀谈,品尝咖啡。沿着楼梯向上,开阔的铁板烧区域和会议室映入眼帘。这一切都与老街的风格大相径庭。

  北海老街始建于1883年,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,见证了北海百年商埠的开放历史,北海老街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。20世纪30年代,北海老街商业繁荣,达到鼎盛时期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老街的商业地位逐渐被新兴的商业区取代。历经一百多年后,老街尽显老态沧桑。2005年,北海市政府启动老街修复工程,老街昔日风采得以重现。

10月23日,台商杨政谕在咖啡调酒吧台制作咖啡。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

  “北海老街需要让更多年轻人带着时尚的业态进来,我们把自己的商业理念放在北海老街,就是希望能以更休闲轻松的方式促成青年交流合作,这样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”台商杨政谕近日接受采访时说道。

  杨政谕出生在台北,2003年前往湖北武汉发展,2019年来到广西北海开拓新的业务板块。家中长辈在北海老街盘下了一栋老楼房,杨政谕想把台湾青年的创意理念呈现在这栋老楼里。

  杨政谕曾用创意为自己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,他在湖北武汉时,从事商业地产,他以台湾特色为创意理念进行招商,吸纳了不少台资品牌入驻。

  带着武汉的成功经验,杨政谕为北海老街的经营注入了很多新理念。他将盘下的楼房,设计成两个功能:时尚餐厅和北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办公场地。

  “区别于传统的办公楼选址,协会选址和餐厅融合,就是希望以休闲时尚的装修风格与轻松的沟通氛围迎合青年需求,有很多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在我们这里创作。”杨政谕说。

  餐厅二楼是一个开放空间,杨政谕设立了图书馆、会议室和展览室,每当北海的学生们来到老街采风时,走过传统的商品店和美食店,风格一新的“创艺铁板烧台式料理”成了他们热衷的选择。“我经常收集本地青年创作的字画来进行展示。这样的做法,能让他们对我这个地方有归属感,促成更多青年来此交流。”杨政谕说。

  “北海不仅是广西的,更是世界的。”杨政谕表示,北海市作为旅游城市,面对的客流和市场是全国性的,所以北海本地的文化活动和商品也应有多样性和包容性,休闲新潮的活动往往更吸引青年。

  未来,杨政谕将致力于协助当地对老街的街区进行“时尚化”改造,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。“现在年轻人来到老街看到的大多是珍珠等海产品,街区风格有些单一。我在武汉时也做过街区改造,老街需要的是更休闲和年轻化的氛围。”杨政谕说。

  他表示,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嗅到商机开始返乡创业,未来希望能够在北海老街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以吸引青年入驻,比如开设融合餐厅、文创馆、咖啡甜品店等。他说:“希望能有更多文化产品入驻老街,为老街注入新活力。这是我对北海老街的期许,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。”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北京入境游恢复向好

9月28日,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举办。本届论坛以“全球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展望”为主题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、教授刘俏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,当前买房子主要是通过投资这种方式来贡献经济增长。未来,如果有大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常住公寓,大家以这种住房消费的形式选择在城市居住下来,可能房地产会发展一种新模式,最终能够形成。另外一方面,也可能把一大批来的新市民从房贷、从住房首付压力里面释放出来,有更多的财富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些更自由的探索,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去探索他们的兴趣或者在职业上的选择,就会带来很多创新的活力。(谢龙飞 制作 徐妙巧)

2024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将拉开帷幕

杭州2月27日电(郭其钰)曾经的筒子楼成了未来社区,回迁安置小区里每家每户都有大面积阳台庭院……在浙江杭州上城区始版桥未来社区,这一梦想照进了现实。

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现身

亚宠展上,记者注意到新瑞鹏集团免费义诊专区人气颇高,有资深兽医专家坐诊,为逛展宠物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,传递科学养宠、健康养宠的理念,帮助“铲屎官”们更好地照顾自家宠物。与此同时,科技让养宠物也变得更加便利。智能逗宠相机、定时喂食器、猫脸识别......让“铲屎官”在千里之外,也能实时查看宠物状态,解决“上班族”养宠的后顾之忧。

“80后”神十八乘组亮相!简历来了

这不,在节后,燃烧脂肪的健身房也迎来了一波热度小高潮。尤其是这个春节档电影《热辣滚烫》带来的效应,“龙年第一练”不少人已经安排上了。

哪个行业农民工月均收入更高

据介绍,“乡村守护人”公益项目发起于2021年6月。项目聚焦乡村之“人”,以各地乡村发展需求为出发点,通过普惠培训、助农对接、流量扶持等方式,激励平台乡村创作者产出优质乡村内容,并通过电商、POI等产品功能将流量导向乡村,推动乡村人才发展、产业推广和文化传播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